专业代码、名称及研究方向 |
人 数 |
考试科目 |
备注 |
12 物理学院 (学制三年) 联系电话:0432-64602719 联系人:郑春光 |
11
|
|
不招收跨学科考生
|
070205凝聚态物理 01 稀土功能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研究 02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 03 新能源材料物理 04 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 |
8
|
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18固体物理 ④ 819普通物理(包括:力学,电磁学,热学)。
|
复试科目: 量子力学 加试科目: 热力学统计物理 原子物理学
|
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 物理教学论 02 科学教育 03 实验教学研究 |
3 |
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627教育理论综合
|
复试科目: ① 大学物理(力学、电磁学) ② 物理教学论 加试科目: 理论力学 原子物理 |
参考书目: 凝聚态物理: 《固体物理》吴代鸣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,第一版。 《力学》漆安慎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,第二版。 《热学》黄淑清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年,第二版。 《电磁学》梁灿彬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,第二版。 《量子力学》周世勋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年。 《热力学统计物理》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年,第四版。 《原子物理学》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,第三版。 课程与教学论: 《课程与教学论》马云鹏主编,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,2005年2月。 《教育学基础》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,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8年12月,第二版。 《教育研究方法》马云鹏、孔凡哲主编,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6年2月。 《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》钟启泉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9月,第二版。 《中国教育史》孙培青主编,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0年9月。 《外国教育史》王天一等主编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修订本上、下册,2005年。 《中学物理教学概论》阎金铎主编,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年,第二版。 《大学物理》上海交大物理教研室主编,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,第四版。 《理论力学教程》周衍柏主编 北京高教出版社,第三版。 《原子物理学》杨福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年,第三版。 《教育学》王道俊、郭文安主编,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。 《简明中国教育史》王炳照等著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 《教育心理学》张大均主编,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。 《教育心理学》陈琦、刘儒德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。 《教育研究方法》袁振国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。 |